为什么中国年轻人不愿结婚

为什么中国年轻人不愿结婚

简繁中文简体 繁体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ENGLISH (英语)ESPAÑOL (西班牙语)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超大中国中文 中中英双语 双语英文 英为什么中国年轻人不愿结婚NICOLE HONG, ZIXU WANG2023年7月11日一对新人在上海外滩拍结婚照,摄于周三。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对中国的年轻成年人来说,最近这三年有点残酷。企业裁员大潮导致失业率飘升。虽然对新冠严酷的“清零”措施已结束,但它们对未来造成的不确定感仍在。对许多人来说,最近的混乱是推迟重大人生决定的又一个原因,这导致结婚率创下历史新低,并让政府避免人口危机的努力变得更加困难。技术工作者格蕾丝·张(音)长期以来一直对婚姻抱着矛盾的态度。去年,上海市政府的封控措施将她限制在家中长达两个月。被剥夺了自由行动的能力后,失控的感觉导致她的状态不断下降。看到封控措施向其他城市蔓延,她的乐观情绪逐渐消失了。去年12月中国重新放开后,31岁的张女士离开了上海,开始远程工作。她怀着换个环境能让自己恢复积极心态的希望,从一个城市旅行到另一个城市。广告现在,由于中国经济状态不佳,她看到周围被裁员的人数不断增加,她不确定自己的工作是否足够稳定,能让她考虑在未来建立家庭。虽然她有男朋友,但他们没有马上结婚的计划,尽管她父亲经常催她早点安定下来。“这种生活的不稳定,就会让人越来越畏惧去产生新的生活的改变,”她说。上海去年封城期间的一个住宅小区。 The New York Times中国的结婚人数已连续九年下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已减少了一半。据政府上个月发布的数据,去年约有680万对夫妇登记结婚,是自1986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2013年的1350万对。尽管2023年的登记结婚人数与上年相比有所增加,但离婚人数也在增加。今年第一季度,结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万对,离婚人数则增加了12.7万对。调查显示,让孩子经历中国残酷的教育体系的代价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想生孩子。随着城市女性的经济独立能力和受教育水平达到新高,对她们来说,婚姻从经济角度来看不再是必需的。男性说他们负担不起结婚的费用,他们指出,文化压力迫使他们在开始约会之前就必须拥有房屋和汽车。过去三年的不稳定性加剧了这些压力,影响了许多年轻人对建立家庭的预期。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对社会各个方面施加日益严格的控制,其结果可能会对结婚率产生影响。广告“如果年轻人对未来没有信心,他们就很难考虑安定下来,结婚成家,”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高级研究员彭秀建说。未婚伴侣或单身人士生育的情况在中国极为罕见,因此,结婚率下降与出生率下降有直接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初的大范围饥荒以来,中国人口在去年首次出现萎缩。执政的中共开展了鼓励结婚生子的宣传活动,甚至办了国家赞助的相亲活动。政府正在20个城市进行提倡“新时代”婚姻的试点项目。“新时代”婚姻的宗旨之一是丈夫和妻子应该分担抚养孩子的责任,等于承认了中国女性传统上承担着不平等的负担。中国东部的一个地方政府已推出了一款婚介应用程序。2021年,单身人士在中国济南的一场婚介活动中查看一排排挂在树丛间的个人资料。 Noel Celi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但导致这么多人抗拒婚姻的焦虑并不容易解决。对23岁的大学毕业生徐冰倩(音)来说,新冠病毒大流行打乱了她去西班牙学习并申请研究生的计划。她有一名来自古巴的教授,由于旅行限制无法返回中国任教。随着封控将她困在宿舍里,室友们之间开始吵架。她说,她们为失去了受教育机会感到悲哀,也几乎没有发泄这种悲哀的途径。徐女士现在东部城市青岛的一家书店工作,她说,计划受干扰已导致她对生活采取更“保守”的态度,避免做出重大决定,比如找男朋友。广告“我不能确定他一定是好的、一定是坏的,”徐女士说。“我还是不太想这种不确定性进入到我的生活中。”上个月,一段视频在微博上广泛传播后,婚姻问题成了网上热门话题。在该视频中,一名男子因家庭纠纷开车多次碾压妻子,将其杀害。许多评论警告女性不要结婚。最近一个有关拒绝婚姻的微博标签已获得了9200万的浏览量,评论者指出,中国有关离婚和家庭暴力的法律缺乏对女性的保护。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社会学教授王峰的分析显示,年龄在25到29岁的中国城市女性中,从未结过婚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8.6%上升到2020年的40.6%。许多男性说,他们推迟婚姻是因为缺乏经济安全感。在政府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该政策已于2016年结束)的年代里,由于中国的重男轻女文化,导致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出了约3500万,加剧了婚姻的经济竞争感。上海的一对新婚夫妇与父母合影,摄于周三。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登记结婚的人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离婚人数也有所增加。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30岁的徐曦(音)今年离开了一家跨国技术公司,跳槽到了一家国有企业。他想得到更多的工作保障,尽管他的薪水减少了50%,他现在的年薪大约20万元。换了工作后,他觉得自己有了明年向女友求婚的准备,但他说,他们不打算生孩子,因为养育孩子的费用太高。他说,尽管中国正在变得更繁荣,但许多人感觉自己更穷了,这种情绪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对婚姻的态度。据中国人口学家称,按人均经济产出调整后,中国是世界上养育孩子成本第二高的国家,仅次于韩国。广告“当下还是求稳,看看这个经济到底怎么回事,”居住在西南城市成都的徐先生说。直到2020年,35岁的艾琳·王(音)曾一直对在中国生活持乐观态度。后来,她看到政府打击私营企业,在此过程中扼杀了就业机会,以及对疫情采取了严酷措施。她对日益专制的环境越来越担心。“我觉得我没有信心把小孩子生在中国的,”她说。最近,她从事的财务咨询工作令她精疲力尽,所以辞职从杭州搬到上海寻找新职业。她希望上海能有比杭州更多元化的约会对象,她说她杭州社交圈子里的很多男性只是想找一个听话的妻子,愿意为生孩子牺牲自己的事业。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婚姻率与出生率紧密相关,未婚生育的情况在中国极为罕见。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她曾在美国工作过四年。今年4月,她去美国各地转了转,看看是否应该搬回去。她目前仍住在中国,但正在设计离开的计划,将一些资金转移到外国银行,同时研究申请海外签证。“我也蛮想结婚的,”她说,“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也不会觉得就活不下去了怎样。”Nicole Hong报道关于纽约经济的新闻。加入时报之前,她曾是《华尔街日报》的执法新闻记者,参与的团队曾在2019年获得普利策国家新闻奖。欢迎阅读她的更多文章。

Zixu Wang为《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方面的新闻,他曾在香港和美国学习新闻和国际人权法,目前驻香港。欢迎阅读他的更多文章。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中国上班族的“35岁魔咒”2023年6月29日

年轻人就业难,习近平说要会“吃苦”2023年5月31日

中国年轻一代的沮丧与失望2022年12月13日

中国鼓励生育,未婚妈妈被排除在外2022年7月7日

中国单身女性的生育困境2021年6月1日

最受欢迎中国的绿色能源雄心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代价?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总和青年的呐喊:抗议之声点燃“亚洲之春”令中国感到恐惧的一个新闻热词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为TikTok交易扫清障碍超强台风“桦加沙”席卷香港、台湾等地,造成多人死亡中国首次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你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地狱”:特朗普“骂遍”全球中国告别绿色“内卷”是福是祸?习近平和普京谈及器官移植与“长生不老”国际中国商业与经济镜头科技科学健康教育文化风尚旅游房地产观点与评论国际亚太南亚美国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中国时政经济社会中外关系港澳台商业与经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交易录文化阅读艺术电影与电视体育风尚时尚美食与美酒生活方式观点与评论专栏作者观点漫画更多镜头科技科技公司科技与你科学健康教育旅游房地产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