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中华历史是上下五千年?
"中华五千年"是一种用来形容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说法,通常是指中国文明的历史。这个表述并不是字面上的精确数字,而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用来强调中国文明的古老和丰富。
主要原因包括:
文明起源早: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之一,其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这意味着中国的文明起源相当早,有着悠久的历史。
历史文献丰富: 中国的历史文献非常丰富,包括古老的经典、典籍、史书等。这些文献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使得中国的历史更加可追溯。
历史连绵不断: 尽管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王朝更迭、社会变革,但整体上,中国文明一直在不同阶段持续发展,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文明崩溃。这种历史的连绵不断性也是"五千年"这个表述的一个依据。
总体而言,"中华五千年"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强调了中国文明的悠久历史,而非严格的数字计算。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己文明传承的自豪感和对历史的尊重。
准确多少年呢?
中国历史的确切起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的争议。通常,对于中国历史的起始点,有两种主要的观点:
传统观点: 传统上,中国历史学家以夏朝(公元前约2070年-公元前1600年)为中国历史的开始。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始祖为启(夏启)。
现代学术观点: 在现代学术研究中,有人认为最早的中国文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时期,而不仅仅局限于夏朝。这意味着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5000年甚至更早的时期。
总体而言,虽然有争议,但一般来说,中国历史被认为至少有几千年。夏朝以及之前的文明表现出了早期的政治、社会、农业、手工业等特征,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础。无论从哪个视角看待,中国历史都是非常悠久而丰富的。
二、中国历史分别哪几个时期的,如何划分?
中国历史通常被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主要时期,每个时期又可以根据具体历史事件、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征进一步划分。以下是中国历史的一般划分:
1、古代(公元前约2070年-公元220年)
古代中国历史主要包括夏商周时期以及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奠基的时期,尤其是周朝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中世纪(公元220年-公元1368年)
中世纪中国历史主要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和唐朝。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分裂和统一,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也有了显著的发展。
3、近代(公元1368年-1911年)
近代中国历史主要包括明朝、清朝以及晚清时期的变革。这一时期经历了明朝的兴盛和衰落,以及清朝的建立和最后的动荡。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接触西方列强,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4、现代(1911年至今)
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之后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历经动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逐渐崛起,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现代史的开始通常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主要从20世纪初开始,即清朝灭亡、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期。
辛亥革命(1911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这种分割反映了中国社会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巨大变革,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渐转向了现代社会。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诸多重大事件,包括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动荡、政治变革等。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国家的起点。
三、中国从古至今时期的历史?功劳和过错、典型历史事件/典故梳理了解。一共21个时期阶段
以下信息是一些各时期的历史阶段、典型历史事件或典故的简要说明,这是一个概括,涉及的事件和典故仅为代表性,具体评价因时代和不同观点而异。
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 统治时期:约470年。
- 功劳:夏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确立了早期社会秩序。
- 过错:夏朝后期可能存在封建制度下社会不稳定的问题。
- 典故/事件:《尚书》中的夏启传说,被认为是夏朝的奠基者。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 统治时期:约554年。
- 功劳: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都城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 过错:商朝晚期出现社会动荡,商纣王统治时期腐化,导致灭亡。
- 典故/事件:商朝商汤伐桀的故事,表达了正义征讨暴政的观念。
3. 西周(公元前1046年-771年):
- 统治时期:约275年。
- 功劳:开创了封建制度,确立了分封制度,周文王、周武王有卓越的政绩。
- 过错: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战乱不断。
- 典故/事件:周文王东征西伯,成为封建统治的典范。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 统治时期:约14年。
- 功劳: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 过错:政治手段过于苛刻,对知识分子有所压制,兵马俑的建设消耗巨大人力物力。
- 典故/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控制。
5.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 统治时期:约213年。
- 功劳:起义将领刘邦建立西汉,刘邦、汉武帝等推动了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
- 过错:汉武帝推崇儒家,对其他学派有一定压制,政治腐败导致新朝的出现。
- 典故/事件:起义英雄刘邦建立西汉,汉武帝的文景之治。
6.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 统治时期:约14年。
- 功劳:王莽篡位,试图进行政治改革,提出太平之道。
- 过错:新朝政权短暂,未能得到社会认可,未能解决社会矛盾,最终灭亡。
- 典故/事件:王莽推崇太平经济,但改革未能成功。
7.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 统治时期:约195年。
- 功劳:汉光武帝刘秀恢复了汉朝,东汉经济文化相对繁荣。
- 过错:东汉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黄巾之乱等战乱频繁。
- 典故/事件:黄巾之乱反映了东汉末期社会动荡的状况。
8.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 统治时期:约60年。
- 功劳:曹魏、蜀汉、东吴分立三分天下,形成鼎立局面,文学艺术繁荣。
- 过错:长期分裂,战乱不断,对后来的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 典故/事件: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如赤壁之战、三顾茅庐等故事。
9. 西晋(265年-316年):
- 统治时期:约51年。
- 功劳:西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 过错:西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导致八王之乱。
- 典故/事件:八王之乱反映了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动荡的局面。
10. 东晋(317年-420年):
- 统治时期:约103年。
- 功劳: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文学家如左思、谢安等活跃。
- 过错:政权虚弱,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入侵,社会动荡。
- 典故/事件:桓温北伐,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11. 南北朝(420年-589年):
- 统治时期:约169年。
- 功劳:南朝文学独具特色,南北朝时期南方文化独特发展。
- 过错:分裂局面,南北战乱,社会动荡。
- 典故/事件:文学巨匠谢灵运的《临江仙》等南朝文学代表作; 战神刘裕,刘寄奴。
12. 隋朝(581年-618年):
- 统治时期:约38年。
- 功劳:隋文帝、隋炀帝统一南北,修筑大运河,进行政治改革。
- 过错:隋炀帝暴政,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动荡,隋朝灭亡。
- 典故/事件:大运河的修建,隋炀帝的极端豪奢生活。
13. 唐朝(618年-907年):
- 统治时期:约289年。
- 功劳: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巅峰时期,科技、文学、绘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 过错:后唐、后晋、后汉等政权动荡,导致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
- 典故/事件:*唐朝盛世时期的《长恨歌》等文学作品。
14.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 统治时期:约72年。梁唐晋汉周
- 功劳:五代时期南北政权交替,文化繁荣,出现了多个小国家。
- 过错:政局混乱,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 典故/事件:吴越十国、后梁时期的文学繁荣。
15. 北宋(960年-1127年):
- 统治时期:约167年。
- 功劳:北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巅峰时期,科技、文学、绘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 过错:宋室南渡,失去北方领土,导致金朝建立,南宋时期国土缩小。
- 典故/事件:苏东坡的文学作品、王安石变法等历史事件。
16. 南宋(1127年-1279年):
- 统治时期:约152年。
- 功劳:南宋时期国土南渡,经济文化相对繁荣。
- 过错:由于战败,国土缩小,最终灭亡于元朝。
- 典故/事件:岳飞抗金,赵构的《岳阳楼记》等文学名作。
17. 元朝(1271年-1368年):
- 统治时期:约97年。
- 功劳: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推动了中国文化多元化融合。
- 过错:政治腐败,对汉族统治存在不满。
18. 明朝(1368年-1644年):
- 统治时期:约276年。
- 功劳:永乐大典、明初的文官政治,对海外贸易有一定贡献。
- 过错: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导致明朝灭亡。
- 典故/事件:永乐大典的编纂、郑和七下西洋等历史事件。
19. 清朝(1644年-1912年)
- 统治时期:约268年。
- 功劳:清朝由满洲族建立,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盛世,辽阔疆域,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
- 过错: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最终在辛亥革命后灭亡。
- 典故/事件:康雍乾盛世、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1911年)等历史事件。
20、中华民国(1912-1949)
1912年至1949年的时期被称为中华民国时期。这段时期包括了辛亥革命后的建立阶段、北洋政府时期、国共合作与国共内战,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以下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1)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于1912年1月1日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开始。
(2)袁世凯时期(1912年-1916年):
- 孙中山逝世后,袁世凯在1912年3月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担任大总统。然而,由于袁世凯试图称帝,引发了各地的反袁运动,袁世凯最终宣布辞去帝位。
(3)北洋政府与混战时期(1916年-1928年):
- 袁世凯辞去帝位后,北洋政府时期开始,国家陷入军阀混战的阶段,各地军阀割据,局势动荡不安。
(4)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国共内战(1924年-1927年):
- 国共两党曾合作,共同对抗北洋政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对此产生了影响。然而,合作短暂,因为1927年发生了国共分裂,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内战的爆发。
(5)国民政府与国共内战(1927年-1949年):
- 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建立在南京,实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然而,国共关系继续紧张,最终爆发了第二次国共内战,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49年。
(6)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 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合作,共同对抗日本侵略。然而,抗战结束后,国共关系再次紧张。
21、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共内战结束,中华民国政权被迫撤退到台湾。自此,中华民国政府仅在台湾存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权。
四、 加餐理解
a、在中国历史上,实现国家大一统的几位开国皇帝包括以下几位?
在中国历史上,实现国家大一统的几位开国皇帝包括以下几位:
1.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的七雄,结束了战国时期的乱世,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位时,将中国各地的境土统一,实现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2.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
汉光武帝是东汉时期的皇帝,刘秀在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称帝,结束了王莽时期的动荡,恢复了汉朝的统一。他是汉朝的建立者,也是东汉时期的第一位皇帝。
3.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
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1年建立了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他通过征战和政治手段,统一了南北朝的疆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的皇帝。
这三位皇帝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战争、政治手段或者改革,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结束了分裂局面,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每位开国皇帝的统一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背景下实现,其手段和方法也各有不同。
另外,其它朝代的开国皇帝,也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家统一
1、明朝(1368年-1644年):
明朝的洪武帝朱元璋实现了对元朝的推翻,建立了明朝。虽然明朝没有解决北方蒙古人的威胁,但在南方巩固了大片疆域。总体来说,虽然明朝的一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由于后期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农民起义和对外战争,使得国家逐渐分裂。
2、清朝(1644年-1912年):
清朝是由满洲族建立的,满洲军队在明朝灭亡后进入北京,建立了清朝。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然而,满洲人与汉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民族矛盾,而且清朝时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如三藩之乱、太平天国起义等,因此清朝的统一局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3、宋朝(960年-1279年):
宋朝之初确实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家统一,继承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局面,但由于南宋和北宋之间的存在,整个宋朝时期并没有真正的大一统。南宋时期,由于金朝的入侵,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b、归纳口诀:记忆核心知识点
1、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夏启到现在
2、四个阶段: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
3、古代:公元前2000多年为时间起点
(1)夏商周
电视剧:封神榜
(2)秦汉
歌:东汉末年分三国
--中世纪
(3)三国、两晋、南北朝
书:魏晋风骨
(4)隋唐
电视剧:隋唐英雄传
(5)五代十国
(6)宋元
--近代:1368年为时间起点
(7)明清
--现代: 1911年为时间起点
(8)中华民国
(9)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