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科普

感统科普

什么是触觉

触觉一般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狭义的触觉,指刺激轻轻接触皮肤,触觉感受器所引起的肤觉;广义的触觉,还包括增加压力使皮肤部分变形所引起的肤觉,即压觉,一般统称为“触压觉”。

儿童第一个“醒”过来的感觉

触觉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也是人体分布最广、最复杂的感觉系统。它是儿童第一个“醒”过来的感觉,每个儿童都会通过对轻、重、尖、顿、冷、热等感觉刺激的体会来探索世界。透过多元的触觉探索,有助于促进动作及认知发展。因此,良好的触觉刺激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

触觉感受器的分布

触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全身的皮肤和肌肉中,每个部位的敏感程度不同,鼻、口、唇、指尖等处的感受器密度最高,触觉最灵敏;腹、胸部次之,手腕、足等处最低。

触觉失调的表现

由于养育不当或缺乏训练刺激,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引发触觉失调。触觉失调一般分为触觉过度敏感和触觉低度敏感两种类型。

触觉过度敏感

触觉过度敏感是一种“脑神经轻微发展不全症”,指的是大脑因从触觉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错误的,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行为,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所以在行为、听觉、视觉上会异常执着,脾气相当固执。

触觉敏感的孩子,常会衍生出前庭觉不足、好动不安的情况,情绪化及笨抽等现象。导致触觉过度敏感的因素很多,如剖腹产、早产等,还有教养方面的因素,如过于保护、溺爱,受到恐吓等。

触觉低度敏感

触觉低度敏感分为触觉被动、触觉渴望两种情况。触觉被动:触觉被动的孩子看起来安静、悠然自得,有点懒懒的,是比较“乖”的,但是由于处理感觉输入的速度不够快,这类孩子容易出现学习障碍。

触觉渴望:这类孩子喜欢上蹿下跳、跑来跑去,喜欢自己转圈,他们常被定义为淘气或者“坏”孩子。

感统训练助手

作为家长,要学会逐步让孩子多接触人或物,慢慢减少孩子在接触过程中的防御行为或厌恶的情绪。在引导孩子时,可以先示范给孩子看,然后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理解这是一个安全的过程,进而鼓励孩子参与进来。不能强迫孩子去碰触任何他不愿意碰触的东西,否则会适得其反。

案例分析

楚楚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很多人见到她就忍不住想抱一抱,但小姑娘常因此而受惊并哭叫。她的妈妈非常苦恼,因为除了从小带她的奶奶外,楚楚对别人的亲近行为都很排斥,甚至也不喜欢跟妈妈太亲近。尤其给楚楚梳头、洗澡时,她都会挣扎得很厉害,哭得声嘶力竭,让人看着心疼。楚楚就像一个“瓷娃娃”,亲近不得,让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楚楚的表现是感觉系统中触觉功能失调所造成的。从案例中来看,楚楚属于触觉敏感,这类孩子面对来自外界的触觉刺激时,犹如惊弓之鸟,反应强烈。他们因无法适当地处理来自外界的刺激,逐渐形成了用“排斥”的方式应对。建议父母经常爱抚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孩子洗脸、洗澡或睡觉前,用手或柔软的毛巾,轻擦孩子的手脚、背等部位。适度的爱抚是与孩子的触觉系统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形成安定情绪的有效方法。

MORE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