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銑床、銑刀”怎麼讀?銑怎麼讀,不讀xiān,銑字什麼意思,金字旁一個先是什麼字?

銑:“銑床、銑刀”怎麼讀?銑怎麼讀,不讀xiān,銑字什麼意思,金字旁一個先是什麼字?

本篇筆記寫的是“銑(xiǎn、xǐ)”字,平時用的比較少,僅在某些特殊行業當中見到,金部,一看就和金屬有關係了,今天來學它。

開始前,老規矩,先對上篇筆記的“隹”字做要點複習。前兩天,有幾篇沒有帶這部分複習內容,立馬收到了幾位讀者朋友的監督,這懶,偷不得:

"窨"是一個多音字,具有"yìn"和"xūn"兩種讀音。當讀作"yìn"時,與"印"同音,主要用於指代地下室或地窖,也用於描述將物品藏於地下室的行為,如《水滸傳》中藏酒的描述,或表示忍住或思忖的動作。讀作"xūn"時,與"燻"同義,通常用於描述茶葉吸收花香的過程,如製作茉莉花茶時茶葉吸收花香的工藝。現代漢語中,"窨井"一詞中的"窨"讀作"yìn",指的是城市中用於檢修管道、電纜等的地下井道。

隹字的要點,簡要複習這些,主要複習讀音、含義、主要用法,字源、詳細含義和用法,請翻看上篇筆記內容。

來看今天的主角:銑。

“銑”為多音字,有xiǎn、xǐ兩個讀音,本音為xiǎn,按韻書記載,與“跣”字同音,《韻會》對其注音為“穌典切,音跣”。

當然,這裡的注音字“跣”也是比較生僻的,從足、先聲,先亦表義的形聲字,讀音為xiǎn,本義為赤腳,即光著腳,不穿鞋襪,《說文》說:跣,足親地也。

銑,由部件釒、先構成,金部。

左側的“釒”即“金”,金文字形從人(表示覆蓋),從土,從二,從“土”表示藏在地下,從“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礦物,本義為金屬。

如今,金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作為偏旁構字,從金取義的漢字,含義多於金屬有關。

右側的“先”,既表音也表義,是“洗”之省筆,簡體甲骨文寫作,表示用水洗腳,後引申表示用水去掉汙垢、清除乾淨等義,《說文》說:洗,灑足也。

由金、先構成的“銑”字,表示打磨金屬表面,使其光潔如洗,造字本義為:用於削磨金屬表面的鋒利鑿子,名詞。

許慎《說文解字》說:銑,金之澤者。一曰:小鑿。一曰鍾兩角謂之銑。從金,先聲。

清·段玉裁對許書內容,做了進一步解讀,原文說:

金之澤者。澤者,光潤也。釋器曰:絕澤謂之銑。晉語:玦之以金銑者,寒之甚矣。韋注:銑猶灑也。灑灑,寒皃,言於太子無溫潤也。許言其光潤,韋言寒皃,皆謂金之精者耳,似異而非異也。從金先聲。穌典切。古音在十三部。一曰小鑿。鑿所以穿木也。一曰鐘下㒳角謂之銑。考工記鳧氏曰:兩欒謂之銑。鄭注:銑,鐘口兩角。按古鐘羨而不圜,故有兩角。

我給各位總結羅列一下:

①段玉裁首先指出“銑”字的含義是指金屬的光澤,即“金之澤者”,這裡的“澤”指的是光潤、光澤。

他引用了《釋器》中的“絕澤謂之銑”,是說,極致的光澤被稱為“銑”。

他還引用了《晉語》中的“玦之以金銑者,寒之甚矣”,這裡的“銑”被用來形容寒冷的樣子,韋註解釋為“銑猶灑也”,即“灑灑”是寒冷的樣子,指出太子沒有溫潤之態。

②段玉裁進一步解釋說,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描述的是金屬的光潤,而韋昭在註釋《晉語》時描述的是寒冷的樣子,雖然看似不同,但實際上都是在描述金屬的精粹部分,因此兩者並不矛盾。

③段玉裁還提到了“銑”字的其他含義,比如小鑿,即用來穿木的小工具;另外,他還提到了鐘下兩角稱為“銑”,這是根據《考工記》中的記載,鄭玄註解說鐘口兩角即為“銑”。

看下“銑”字的含義和用法。

①當讀作xiǎn時,指的是富有光澤的金屬,比如“銑鐵”就是指生鐵。如《說文》中的釋文“金之澤者”🌟。

《爾雅》中,有“絕澤謂之銑”,這裡的“絕澤”是說光澤到了極點,所以“銑”在這裡也是形容金屬的光澤。

“銑”還有小鑿的意思,是指一種小巧的金屬工具。

另外,它還指古代用金裝飾兩端的弓🏹,這種弓被稱為“銑珧”,聽起來就很高貴的樣子。

②當“銑”讀作xǐ時,意思就完全不同了,這時候指的是一種用圓形能旋轉的多刃刀具切削金屬的專用設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銑床”。在銑床上,人們會使用“銑刀”來加工金屬工件,這個過程就叫做“銑削”。

結束,

本篇筆記就到這了,這篇筆記能讓你對“銑”字有更多的認識嗎?可以在評論區嘗試使用輸入法找到這個字,加深記憶,下篇筆記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