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林业信用体系建设 > 信用动态
严打传销违法犯罪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发布时间:2017-09-01  来源:信用黄石

  严打传销违法犯罪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本报记者 易木生 通讯员 柳长文 韩继明)22日,市公安局对外发布通报称,经过数月的努力,成功端掉阳新县涉嫌传销的“妈妈船长藏宝网”,冻结涉案资金高达6000余万元,依法对涉案的深圳两家公司及涉传人员银行账户非法财物予以没收,共计350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依法拘捕。 

  这是黄石公安机关严打传销违法犯罪的典型一例。市公安局副局长江智开表示,近年来,各类传销案件多发,由此引发的非法拘禁、抢劫、伤害等暴力案件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此,该局“保持对一切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态势,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切实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徐水平介绍说,自2017年全省打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市经侦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截至目前,传销案件共立案13起、破案11起,刑拘31人、逮捕28人、行政拘留6人,移送起诉23人,打掉传销窝点12个、解救传销人员64名、教育遣返传销人员300余名。

  为确保打传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市公安局成立了打传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对各分、县(市)局的督导。经侦支队在组织侦办“善心汇”传销案中,对全市7000余名参与传销人员开展摸排,分析黄石“善心汇”传销形势,制定打传工作措施,稳步推进该案的打击工作。同时实行重大打传案件领导挂案、专班攻坚、挂牌督办和定期通报机制,对于打传案件、“云端2017”专项行动案件线索重点督办,努力打出最大战果。经侦支队成立了打击“五行币”传销案工作专班,组织阳新、黄石港、西塞山对黄石的“五行币”传销组织实施分片打击,立案3起,刑拘1人、逮捕1人,取保1人。

  “打击传销违法犯罪,不仅仅是打掉面上的,更重要的是‘连根拔起’,坚决防止死灰复燃。”江智开说,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破大案、打大仗”的指导思想,对案件进行深度经营,彻底打掉犯罪网络。

  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广辟线索来源,摸排发现一批有价值的案件,利用各种侦查手段厘清犯罪网络,开展深入打击,全面清除传销隐患。阳新县公安局对工商部门移送的传销线索深入调查,发现了“SHI天天理财”传销组织在阳新的活动情况,锁定了该组织核心成员龙某某的行动轨迹,经过精心组织开展收网行动,成功解救30名被困传销人员。经查实,2014年7月至10月,龙某某以理财为由诱使他人购买“SHI天天理财”产品,发展下线30余人,涉案金额30余万元。

  据办案人员分析,当前我市涉及传销的案件主要有两种,一是传销窝点在外地,群众在外地参与后回黄石发展下线。二是传销窝点在黄石,以黄石为据点诱骗外地人员来参加传销组织。西塞山公安分局侦办的叶某某被非法拘禁案中,受害人叶某某就是被女网友骗到西塞山区一私房传销窝点后,被10余人非法拘禁,并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强制转走1.4万元。

  徐水平说,传销的组织者往往通过鼓吹“一夜暴富”,让一般民众被诱导受骗,“面对不断‘更新’的传销方式和手法,增强群众抵制传销能力迫在眉睫,这也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打传专项行动中,我市积极开展打传宣传工作,各级经侦部门利用“5·15”经侦宣传日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发布警示信息,营造了共同防范、打击传销犯罪的良好氛围。

  市公安局郑重提醒广大民众:近年来,各类传销犯罪案件,以各种欺骗的形式,持续高发,许多民众不断上当受骗。不法分子不断变换手法,利用“金融互助”“爱心慈善”“虚拟货币”“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等各种新旧名目,精心设局,策划、组织传销活动,侵害广大民众财产,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秩序。犯罪分子更将互联网作为传销平台,比传统意义上的传销更具欺骗性和诱惑性。希望广大民众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各种“发财”“暴富”的欺骗性诱惑,务必远离各种传销陷阱。民众发现类似违法犯罪行为,随时可向工商、公安机关进行举报。34个被国家工商总局通报的传销组织“黑名单”已经曝光,市民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了解详情。